没有秋虫的地方——朝鲜随笔

有这样一个国家——
迷雾笼罩在大同江上

板门店的帐篷
隔开了陌生的故乡
(故乡没有饥荒)
妙香山的铜门
守护着沈沈的宝藏
(宝藏不是蒸尝)

车停车走
仿佛千寻钻进隧道
(隧道没有灯光)
人来人往
就像E.T.穿过月亮
(脸上只有彷徨)

——这就是朝鲜
(镜子的背面,历史的韵脚)
没有秋虫的地方

DSC00170

主体思想塔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作者无法把目力所及的朝鲜悉数还原为相片,付诸文字多有偏颇,还望见谅。

7月14日到17日,从丹东出发,我在朝鲜待了四天三夜。

换做其他国家,三个夜晚差不多可以了解那座城市的概况,四个白天也能看到街头的风光。然而在这里待得愈久,对这个国家就愈发陌生,那份探求究竟的心境愈发冰冷。纵然看穿了光鲜的外表,依旧撞上冷漠的面容,殷勤的笑脸背后,总让人觉得少了某些东西,某些小而无形的,比如秋虫。

每天坐着大巴在平壤街头来来往往,奔驰于各个景点之间,摸到的是一只后现代主义的大象——每到一处截然不同,每过一刻千变万化,四天之后汇聚一起,就成了一幅难以捉摸的《格尔尼卡》。

DSC00208

本文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辩白,它只想叙述这样一个国家——尽管它躲过了崩溃,但还是被制裁毁掉了。

起点与安检

在朝鲜,入境安检的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一群军人上车,翻看行李登记手机;然后,另一群军人上车,探测金属检查衣物;随后两队军人展开类似串门的联欢活动,在狭窄的车厢里你来我往,走走停停,有些踩着爵士的鼓点,有些摆着探戈的造型,却始终面无表情。

跳够两个小时,他们去休息,我们去平壤——但愿大家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听说前几年朝鲜人对行李检查甚严,带着朝鲜字或者日本字的东西统统禁止入内——英文也不待见,但那年头什么东西要没个把英文都不好意思出门,只好网开一面——手机什么的自是别想,总之乖乖回到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前就是。

这两年废长立幼,太子践祚,手机已经不算什么问题(反正也没信号),连电脑都马马虎虎(反正也上不了网),单反什么的更是不在话下(反正导游还要删照片),但淳朴的朝鲜人依旧保留着对望远镜U盘的敬畏——望远不行而照相可以,U盘危险但电脑安全,个中道理实在高深莫测。

如今国际环境局势日趋缓和(回来才听说14日中午又发射一百多枚火箭弹,在朝鲜自是无人知晓),尽管加拿大人的咖啡馆依然健在,但安检已无关紧要。两个钟头里,高矮胖瘦四位军人带着陪老婆逛街的无奈神情在车厢里挑挑拣拣——看到Promotion便驻足片刻,50% off就翻来覆去查看一番——就是这般无聊。

矮个子军人翻开我的挎包,拈出一本小说啪啦啪啦翻上一气,无精打采地问“仄什嘛?”(这几位多少会点东北话)——

鸵鸟座封面小D签名

那是一本有作者当面签名的《鸵鸟座》……

“小说”,我解释道,“年轻人讲故事的那种”军人旋即失望地把它丢了回来——也许朝鲜最近不流行这种小说罢。

当我与矮个子军人谈论文学与青春的时候,略高那位坐在过道登记手机。

20140714_095648

他的工作是在“出/入境登记卡”上抄写手机的名字(出境时自然一一对照),不过在那之前,还要郁郁寡欢地翻翻大家手机里的照片,看到我在沈阳拍的“毛主席打车”,此人“噢——”地感慨一声,有些东西大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mmexport1407932951196

看罢照片,打起精神,他终于开始往登记卡上誊写手机的名字——苹果就写iPhone,三星就写Sʌmsungʌ写得尤为精彩),小米写Mi,oppo就写Oppo……笔锋所及无往不利,表情不像军人,倒像天桥上那些挑灯夜战、贴膜镶钻的小哥。

然而老革命也要遇到新问题,贴膜哥也会碰到山寨机。

一对退休老人呈上一台没有名字的翻盖机,小哥老练地把它打开,转过正面背面,又翻过上头下头,愣是找不到商标在哪里。他一脸疑惑地抬起头,老人家无辜地摆摆手,我们几个年轻人不约而同地看向窗外……

——我国和朝鲜还有邦交,总不便说这玩意儿在中国也没几个人认得。干脆写华强北吧,又要解释华强北的意思,阿兵哥未必分得清中关村与华强北的区别,只好作罢。

最后,小哥自暴自弃地在纸上画了一个含意未申的诡异图案,算是给山寨机定名,数千年后也许会难倒不少考古学家,成为新的未解之谜也说不定。

军人与午饭

在朝鲜时间12点(北京时间11点),新义州车站的工人兄弟准时下班,只剩几个军人顶着太阳站在窗外,就像正在充电的太阳能剃须刀,一动不动地盯着车厢里的一举一动。

说是一举一动,但我要说句公道话,在朝鲜这几天见过的军人还是颇有规矩,脸色固然黝黑,但碰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外国人,顶多付诸警告,二话不说就拉走这种事情,据中国导游回忆还没发生过。

比如,隔壁团有位台湾小哥,自打上车就兴奋地咔嚓咔嚓拍个不停,惹得窗外朝鲜军人屡屡伸出食指——他们虽然未必读过食指的作品,但其中忘记过去“相信未来”的神韵没准是国际通用的——一旁有人摇头道,到底是台湾人,不知道“无产阶级专政”的厉害,啧啧……

四天后回国的时候,台湾小哥依然活蹦乱跳,我不无遗憾地想,他大概是一时半会无法领会那个“啧啧”中的微言大义了。

就算是台湾人也要吃午饭,不一会儿就有两个花枝招展的朝鲜服务员提来两大兜快餐,小哥偃旗息鼓,外面的士兵也松了口气。

虽然位于朝鲜,但朝鲜人看来还是努力想让我们感受家的味道——那份午饭怎么看都是中国造,连一次性筷子的霉点都照搬不误,鸡蛋弹牙米饭糯软咸菜不温不淡……大家一面用餐一面交头接耳地质疑它们的社会主义成分,最终认定它们大概来自国内的某个资本主义黑心作坊。

好在矿泉水是地地道道的朝鲜造,瓶盖上工工整整地印着”D.P.R.K KOREA PUGUANG TRA. COPR.”,口感就像某教授代言的某冰泉,当然不好对朝鲜人直说。

赌场与煎蛋,羊角岛酒店

在平壤,羊角岛酒店(Yanggokdo Hotel)是外国游客的指定住处——另一个地方好像是高丽饭店——47层的高度可谓顶天立地,设施也足够豪华,以二十年前刚落成的标准来看简直无懈可击。

DSC00124

远处漂亮的白色建筑就是羊角岛酒店

DSC00159

房间的陈设,以九十年代的标准来看相当不错

当然放到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就有点小小的问题。

比如“插卡取电”的房卡拔掉之后,房间里的电视依旧自说自话——吃完晚饭回来,它还在那里哼哼唧唧。稍微尝试一下,发现房间里大概有半数的电器宣告独立,不受房卡的控制,另一半则规规矩矩……它们之间是否以北纬38度为限,自是不得而知。

那台垂垂老矣的福建产日立电视一共九十多个频道,细数下来发现它们不过以下八个频道的单调循环,仿佛斐波那契数列——

凤凰卫视、CCTV1、CCTV2、BBC、NHK World、HTB(这个俄国频道总是播放俄国电视剧,无论男女都漂亮得吓人一跳)、朝鲜本地台以及一个来路不明,总在播放译制中国电视剧的频道……

20140714194403_201481318106

在朝鲜看见另一个国家电视台里的邢捕头……还是蛮亲切的。查了一下,这个电视剧可能是《浪漫向左,婚姻往右》

理论上讲,这八个台也的确足以囊括世界上绝大多数声音——当然“自由”的灯塔、人类的“希望”,伊拉克的征服者,利比亚的守护神,阿富汗的正义,密苏里的神枪手则不在此列。

由于当天正是7月14日,早上在国内看完了决赛,到朝鲜这里就赶上了世界杯的录像——也打破了前几天微博上朝鲜7:0夺得世界杯冠军的谣言

DSC00168

从球衣颜色看,似乎是当天早上阿根廷和德国的决赛——从朝鲜解说口中经常听到“梅西”的名字

酒店一楼大堂可谓富丽堂皇(门迎甚至会说“吃了吗”,一副地道的北京腔,吓人一跳),墙角一水的格力柜机统统设在21℃,似乎并不担心26℃以下更加费电之类的老生常谈。前台照例有一个世界时间表,然而朝鲜人心目中的“世界”似乎和我们稍有不同——

DSC00428

日本人看了笃定摸不着头脑,欧洲人看了大概莫名其妙——同是东九区,平壤与东京之间何苦要夹一个无辜的澳大利亚?而罗马人是否仍未越过他们的卢比孔河,于是克里奥帕特拉青春永驻,莫斯科往西从此不值一提?

在酒店的地下一层,有许多九十年代的娱乐设施,从海报到装饰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的风格(画面四分之三是一个兴高采烈的顾客,右上四分之一是一排明灭的灯火),比如保龄球馆、KTV,以及澳门餐厅,还有旅游指南上特意提到的赌场。

在提到“赌场”这个词的时候,朝鲜导游颇为不屑,再三强调那里“只对外国人开放”,“没有一个朝鲜人”、“都是澳门人干的”——言外之意那里纯属化外之地,端的是社会主义的污点,无论发生什么都与朝鲜无关。

这里插一句朝鲜导游。到平壤之后,中国导游就沦为普通游客,说起话来都要左顾右盼,生怕给朝鲜导游听见,而两名朝鲜导游则主宰全场。据我观察,每个旅游团至少有两名朝鲜导游,一名随团摄像以及一名司机,出门的时候导游全程陪同,摄像(扛着一台SONY摄像机)亦步亦趋,就像幼儿园的郊游,没有任何与普通朝鲜人接触的机会。

赌场收据

然而在赌场门口,经过一排坏掉的老虎机,我确实看见一个面色黝黑的黄种人,黑得那样别致,以我这几天在朝鲜的经验,怎么看都是本地人无疑(当然胸口没戴像章)。他就这么站在几十台灯光闪烁的老虎机旁,无论说什么都置若罔闻,仿佛赌场固定资产的一部分,威风凛凛,一言不发。

这家赌场委实门可罗雀,那个晚上,我们两位社会主义的公民(姑且把他当做朝鲜人),就在无人的走廊听着老虎机的齿轮停停走走,看着花盘上的图案滚滚向前……硬币哗啦啦从机器里掉出来,又咔嚓咔嚓消失在机器深处,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阿历克赛没准很中意这个地方——尽管他那时老虎机还没发明。

然而我总觉得有点异样,不只寂寞,更因为这里就像地图边缘的空白,不属于朝鲜,也不在任何地方。赌场里是一群东北荷官自说自笑,赌场外是迷宫似的走廊无止无休,电梯前的廊灯坏了,刚出来的时候仿佛走进海豚旅馆Dolphin Hotel)的秘密房间,抑或千与千寻的油屋澡堂——偶尔也有一两个河神一样的中年人走过,大腹便便,谈笑风生,拎在自行车后座一放便一日千里。

那个沉默的朝鲜人沉默着看我投入四十枚代币,然后把赚到的三十二枚再次悉数扔出,终于一无所有。起身离去时,他在灯影里向我点头致意,仿佛第六号车站的无脸男,随着我的远去,悄悄滑入这个不属于任何朝鲜的黑暗深处。

第二天早上,我在餐厅又看到这位黝黑的中年人,也许大厨下班了就要去赌场打工,或者是他同样面色黝黑的兄弟。面色黝黑的厨师带着白色的厨师帽,一脸严肃地双手抬起,目不转睛地盯着荷包蛋,似乎在用意念把它煎熟——仅靠意念就可以做出两面煎的荷包蛋,大概是唯心主义了。

然而下一刻,厨师证明自己还是唯物主义者,他在锅里放的油足以让一打荷包蛋仰而泳之,每次翻面的时候惊天动地,溅起的油花让人退避三舍,然而鸡蛋的味道委实过犹不及。

DSC00187

这是早餐餐厅的壁画,细看下去会发现它们全是用一片一片的木纹贴成,着实用心,内容大概是金正日出生的那栋小屋

 

沈沈者,妙香山之宝库

从平壤通往妙香山的“高速公路”不敢恭维。

且不论如此路况司机还开得飞起,光是那连绵不绝的大坑小坑就足以让人叫苦连天,一路上只剩抓扶手的力气,像骑着没闸的自行车冲下大坡,稍有懈怠就摔得七荤八素——晕车的话没准一命呜呼。这辆厦门金龙也够呛,空调只有冷得要死和热得要命两个选项,车上一条安全带也没有,朝鲜人对此却莫名其妙——如此大巴还要什么安全带——后来看到朝鲜大巴翻车死伤惨重也就不足为奇了。

DSC00522

这种“高速公路”在朝鲜曾经绵延千里——没有收费站,缺少服务区,(经常)没护栏,(偶尔)连隔离带都没有……当然也没有多少车。“没有多少车”这句话其实并不确切,毕竟这么宽的路,偶尔就有那么几辆自信满满的自行车迎面而来——车手还有心思向我们张望一番——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行人在路上闲庭信步……

毕竟没什么车,搁国内早几年也是如此。

妙香山是朝鲜五大名山之一,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夏天则乏善可陈。就算乏善可陈罢,好歹也是一千九百多米的高山,还有金日成手书“妙香山”(一手楷书颇为雄健),另有寺庙若干,爬起来也不无乐趣——然而朝鲜人对旅游的见解显然与众不同:

导游正告我们,此行的目的不在吟赏烟霞访问古刹,而是参观金日成和他宝贝儿孙在这里修筑的两座宝库。

其他地方也是这样。

平壤的“普通门”算是难得一见的古迹,却从车窗一闪而过;开城的国子监纵然有UNESCO为之背书,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看起来也漫不经心;妙香山外好风景,却只给5分钟拍照;板门店里真气派,展览没看完就要赶路——反倒是平壤一座貌不惊人的喷水池,停停走走十几分钟,反反复复介绍周围的建筑与其美丽之处。

DSC00667

普通门是公元6世纪古平壤城的内城西门。现为战后重建,为照顾千里马大街之风景,由原址向东南移动55米

DSC00197

这个广场固然漂亮,周围的建筑也颇为重要,但对于游客来说显然不能和普通门相比

我猜他们的原则大概是“姓资的拿掉,姓社的留步,封建残余则由它们自生自灭”……

DSC00248DSC00251

两宝库都是传统的朝鲜建筑,甚是独特,重兵围护

宝库的全名叫“国际友谊展览馆”,陈列“世界各国赠予伟大领袖的礼物”,数逾十万,价值连城,大门由纯铜铸造,号称四吨(部落的攻城机也无可奈何,比阿尔卡冯的宝库更结实),外有军人巡逻,内有贴身安检,比火车上严得多。

由于是宝库,所以禁忌多,不能带背包,手机,诸如手表之类金属制品也禁止入内——当然照相是万万不行的——换上鞋套,走过安检通道,才算进入了宝库内部,还必须有讲解员带领,朝鲜导游前后压阵。

既是宝库,自然金碧辉煌,单层净高就有五米,终年21℃恒温,55%恒湿,吊灯之华丽让中石油看了也自叹不如。两个宝库都有六层,各一百多房间,依游客的国籍决定参观目的——比如我们只能看东亚部分,非洲黑人或者西洋白人如何爱戴金家父子便无从知晓,好在估计差别不大。

细看下去,那些“礼物”果然“沈沈夥颐”,,大约三分之一由政府馈赠,三分之二是民间行为——比如某商会“董事长”,某宾馆“经理”,某公司“总裁”,某“友好团体”(真的是“某”,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没有提到他们可怜的公司的名字),赠送的东西从领袖语录到茶杯钢笔,花瓶纸扇,如意毛毯,还有座钟挂钟机械钟,手表怀表石英表……以及各种题词。

中国送的着实不少,除了毛邓江胡的分例,以及倒霉的赵紫阳89年4月底访问朝鲜的留言之外,印象最深的莫过2008年6月习近平带来的一幅屏风(那时他还是国家副主席),上绘《清明上河图》,末有一跋,题曰——

汴梁自古帝王都,兴废相寻何处无。
独惜徽钦从北去,至今荒草遍长衢。
妙笔图成意自深,当年景物对沉吟。
珍藏易主知多少,聚散春风何处寻?

在十万宝藏中读到末句,着实意味深长……

在金正日宝库的一角,年轻的金正恩已经开始了他一生的收藏。最近他决定在美国人身上碰碰运气,把罗德曼请到家里,寻找一份遥远的安慰。北美大陆物产丰富,是上天的恩赐,而Apple公司生产的iPad Mini,更饱含现代科技的精华……

于是他收到了一台带着充电器的黑色iPad Mini

除此之外,柜子里还有罗德曼签名的球衣,联想赠送的一体机,大连的军舰模型,沈飞的歼-11……固然精致,数量却少,将将塞满一间屋子,还无法和他的父辈比肩。但考虑到金正恩年方而立,倘若能坐到他父辈的年纪,妙香山笃定还要再添一间宝库。

何况谄媚之人早已捷足先登,不怕嘴尖舌酸地讴歌金元帅尚未开始的盛世,赞曰挟人民而自重,创辉煌于未来云云……歪歪扭扭的落款是一个无人知晓的中国文化人。

诚哉斯言。

 

恩泽不及的少年宫

平壤少年宫的门口,立着一座铜像,金日成慈祥地扶着少年少女走向远方。

DSC00330

只是,他老人家的恩泽似乎就停在了这里——与1974年建成,终年恒温的妙香山宝库不同,修建于1989年的少年宫没有空调也没有吊灯,只有落地扇,有些窗户还没了玻璃,墙皮也斑斑驳驳。洗手间和平壤其他地方一样,不总是有水,于是弄一只硕大的水缸,一只水瓢沉沉浮浮,供人们“洗手”之用。

我们被安排参观朝鲜筝和手风琴,走进教室,少年少女就像压饱的弹簧,开始了激情四射的演奏,神情专注而表情夸张,着实令人叹服。演奏完毕我们互致敬意,有些胆大的孩子盯着我们,胆小的看着脚底——到目前为止,还像是普通的少年宫。

DSC00333DSC00334DSC00336DSC00337

随后就开始离谱起来。

在少年宫的剧场,我们观赏了一场演出,水准之高令人目瞪口呆。起承转合干净利落,歌舞青春绚丽洒脱,尤其是几位台柱,放进国家大剧院也毫不突兀,在世界任何角落都是满堂喝彩。

DSC00339DSC00346DSC00347DSC00348DSC00353DSC00354

演出结束才知道,这是刚从国际比赛“载誉归来”的演员。既然没加钱就看到这样的演出,我们自是无话可说,不过总有一点别扭——他们固然演的飞起,但这般伟绩与少年宫,以及那些瘦而羞涩的孩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中文的板门店

从平壤到板门店两百多公里,照例走了三个多小时,不过到底是通往战场,路况比妙香山略好一些,中途还有一个罕见的休息区(依旧没有加油站)。大概路况实在熬人心神,司机连抽两根烟,歇了好一阵。

DSC00438

这个横跨公路的走廊颇为别致,大概也兼具限高之用

对游客而言,板门店尽管是非军事区,也的确层层设防——先要在入口列队两行,按次序在一张地图前听候讲解;随后列队两行进入纪念馆,在签字的谈判桌前再听讲解;接下来列队两行来到军事分界线上,进入帐篷里继续听讲解;最后回到帐篷前的观景台上,终于无讲可解,天下太平。

讲解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人民军的英勇与美帝的败绩,虽然和我学的历史不尽相同,但所谓历史不过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无尽循环的华尔兹,由它去罢(参观的时候正赶上一队兴致勃勃的外国人,他们的朝鲜导游英语极其地道,换身衣服去当老师也不在话下。也许是照顾西方人的情绪,英文版讲解词听起来比中文温和得多)。

真正值得看的就是军事分界线上的几顶帐篷,帐篷横跨两个国家(因此也收到了韩国的手机信号)。进入帐篷之后,两个朝鲜军人旋即把住韩国那侧的出口,见到拍照就摆手示意,但相机多了便无可奈何。

窗外也多了几个威武雄壮的汉子,这就是电视里常见的标配了。

DSC00450

据导游解释,标配的事情是这样——当有旅游团来到板门店时,双方就派出军人护送。倘若今天韩国行情不好,那么韩国军人不上班,板门店就成了朝鲜人的主场。这个帐篷属于双方共有,如果两边都有人跃跃欲试,就按顺序先来后到,一出一进,总之“绝不能让两边的旅游团照面”。

DSC00452

板门店的帐篷,门口的三星空调异常醒目

DSC00457DSC00458

传说中双方比赛高度的旗杆,左边是韩国的右边是朝鲜的,据说朝鲜略高一筹——朝鲜人对于高度的执着委实令人叹服,无论大小建筑,高度总有一点含义,比如重要节日或者生辰八字,而且总要比原版略高一点……

DSC00387

平壤凯旋门(60米),就比巴黎那个(49.54米)高了一点

尽管中国游客占据了赴朝外国游客的九成(每年十多万外国游客中大约只有七千不是中国人),但朝鲜并没有在任何旅游景点给中国游客提供任何汉字指示,就连板门店的博物馆也只有朝鲜文,英语反倒多一些。

有两种解释。

善意地说,是朝鲜人还不知道“旅游”的可怕——一年来1亿人送130亿美金问你怕不怕(这是2013年西安的游客总数和旅游收入,顺便提一句,2013年朝鲜GDP据某些数据推算是370亿美元);恶意地说,也许能反映他们对于中国那种“疑其心,阴御之”的复杂心境……

DSC00446DSC00449DSC00447DSC00448

板门店展览馆挺大,但只能停留几分钟,这也是朝鲜旅游的一个特点——何苦在这样的地方浪费时间呢?朝鲜导游脸上不时出现类似的困惑表情。

没有泡菜的正餐

有人说,旅途的乐趣一半在看,一半在吃——如果来朝鲜的话,两者都要打个折扣。

在出发前,旅行社善意地提醒我们自备零食,因为那里没有小卖部可去。后来发现,只备零食还是稍嫌不足,好在酒店一楼的小超市尚有康师傅泡面可吃,价钱比国内只略贵一点。

每天早上,羊角岛酒店提供自助餐,从第一天的经验来看,大概是前一天晚饭剩下的东西,因为油腻腻的辣椒炒羊肉,老过头的黄瓜烩茄子都不像是早上该吃的东西(它们分明是前一天晚饭的内容)。幸好,除了那位师傅靠冥想煎出的荷包蛋之外,还有稀饭、咸菜和充足的面包,管饱

朝鲜人也的确尽力了,不仅没多少泡菜,给我们这些外国人吃的更是特供食品——中国导游再三强调——无论大米还是蔬菜,在这里都是稀罕的。

作为证据就是,朝鲜导游虽然和我们同车而行又同住酒店,但吃饭的时候从来没见过他们的身影。

第一天晚餐是这样的——

20140714_192113

朝鲜餐桌没有转盘,于是大家只好自己转,五菜一汤——好在米饭管饱。桌上的大同江啤酒,旁人喝了赞不绝口,对于我来说自是对牛弹琴——尝起来照例一股苦味,不提也罢

从第二天的午餐开始,中国导游就开始吃自带的泡面,我觉得这未免有伤朝鲜人的殷勤,有损社会主义兄弟的颜面,但小姑娘却趁机大倒苦水,说朝鲜饭菜一次两次还行,三次五次就难以下咽云云,只好听之任之。

20140715_133938

第二天的午餐是这样的,一共四菜一汤(还有一菜一汤没上来),每道菜各两份——幸好米饭管饱,出门在外,我觉得要求不能太高对吧……

20140716_121935

朝鲜名菜,开城十二碗,十二碗里还包括了酒碗——那米酒委实苦涩不堪,颇让人忆苦而思甜

第三天来到开城,吃的是著名的开城十二碗——米饭管饱,这个不得不提——由于分量实在太小,多亏中国导游提醒,我们同桌四人合买一只高丽人参鸡,人民币260块,分量不大,人参不多,但考虑在朝鲜养一只鸡着实不易(朝鲜每年只能生产最低限度口粮的80%,其余20%全靠国际援助),况且味道颇为独特,不算亏本。

20140716_183552

平壤小火锅,锅底只是白水,就算加了桌上的鸡蛋和辣白菜,也谈不上什么“味道”

第三天晚饭吃的是平壤火锅,这次管饱的是面包。正好同行有人过生日,吃饭前通过朝鲜导游订了一只蛋糕,鲜奶味道纯正,生日气氛浓郁(不过没有蜡烛),口感上好。

(就在这家餐厅吃了半个小时,一饭三停电。中国导游高呼大家镇定,而一旁的朝鲜人早已镇定自若)

结尾·黄东木

在离开平壤的时候,黄东木(동무,即同志)忧心忡忡地走来,悄悄对我说“可能过不了海关”,我知道他是在担心我相机里的照片(虽然前一天他删了不少,好在我已经提前备份到手机里而且压缩好改了扩展名又变成隐藏文件)。尽管从我的角度来看它们并无不妥,但哪怕不从他的角度我也知道“无产阶级专政”甚是厉害,于是点点头不说话。

他摇摇头。

两个年近而立的男人就这样默然而立,身后的平壤大雨如注,一片一片的水幕来不及张开就从天棚摔到地上,震耳欲聋,四分五裂。

这是我最后一次看见黄东木和平壤。

黄东木是一个年近而立的年轻人,当过兵上过大学,家里还有一个弟弟,身上有一只旅行社发的手机,待机画面可能是他的女友,故而不以屏幕示人(平壤手机用户颇多,手机型号五花八门——唯手机者遍身罗绮,大概不是养蚕人罢)。

他没去过中国,汉语在朝鲜学的,学习方式也许是每天看12个小时的港台片,谈吐慢条斯理,颇为独特。他用词不甚精确,分不清诸如“女孩”、“女性”和“女人”之类的区别,但态度诚恳,遇到不便回答的问题就露出45°的纯真微笑,长达一分钟,足以让任何提问的人自惭形秽。

后来聊到他有没有入党,黄东木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歉然一笑道:

“我还不是劳动党党员。”

然后疾行两步,沉默良久。

们颇为内疚,觉得好像做了一件对不起他的事情。

顺便提一句,回程时车厢的空调坏了,国际专列的这节车厢变成了移动的蒸笼——蒸得大家容光焕发——朝鲜军人(这次好像不是高矮胖瘦那几位)刚上来就溃不成军,草草摸过行李之后,再也没有精力去翻看我的照片,连手机型号的登记都让中国导游代劳,两个小时之后跨过鸭绿江,旅途结束。

DSC00703

傍晚在丹东鸭绿江公园,左侧是鸭绿江铁桥,右侧是被美国人炸断的鸭绿江断桥

DSC00095DSC00088

左边是丹东,右边是新义州——不言而喻,一目了然

朝鲜随笔到此结束。

下文将试图通过四天的见闻,稍微探讨一点朝鲜的现状与未来,对此不感兴趣的朋友请ctrl+F4及时放弃治疗(标注有“朝鲜导游要求删掉”字样的照片,已经被朝鲜导游从相机中删除,此处为手机中的备份)。

平壤,没有细节的城市

钱钟书在《围城》里说,“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我想它对平壤也适用——对于平壤,细看是一种冷静的残忍,足以令人不寒而栗。

我无意丑化朝鲜,也不想粉饰太平——毕竟,这是一个人均GDP只有中国四分之一,韩国6%(由于统计数据不同,朝鲜的GDP差异很大,在此仅为约数,下同)的贫穷国家,被中、美、日、俄四个大国包围,被联合国制裁,从诞生之日起就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DSC00614

DSC00615

从主体思想塔回望平壤,这的确是一座漂亮而宏伟的城市——如果不细看,而且柳京大厦顺利完工的话

1.交通

尽管有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双层汽车和地铁四种交通工具,但朝鲜导游承认平壤的公共运力严重不足,无法保证按时上班,只得分成8:00、9:00和10:00三个时段错峰出行(下班也相应推迟)。尽管如此,无论何时在公交站前都是长长的队伍,扇扇子看书者有之,低头看手机的一个也没见到。

DSC00211DSC00421DSC00627DSC00145

这是平壤路面的公共交通工具

DSC00394

出租车在平壤似乎不算“公共”交通,因为据说他们只收美元——且慢,这出租车的涂装该不会是比亚迪直接涂好了运过去的吧……

除了地面之外,平壤还有两条地铁线。

DSC00682

平壤地铁线路图,一共2条线,16个地铁站

从深度上看,平壤地铁的一百多米的确名副其实(但国内地铁换乘站上上下下也好几层,加起来未必比社会主义兄弟浅多少)。地铁站内极尽奢华,吊灯壁画美轮美奂,但似乎弄错了重点——地铁本是交通工具,地铁站修得再漂亮,一列地铁就四节车厢,运力不过两辆公共汽车却深藏百米,如此奢华,显然有什么地方搞错了。

DSC00675

平壤地铁的闸机

DSC00676

电梯入口

DSC00695

从下仰望,电梯全程都有喇叭(图中电梯旁的黑色圆点)放着不知名的进行曲

DSC00684

这是早上九点零五分的平壤地铁,看不到手的海洋翻动,听不到尖厉的汽笛长鸣

DSC00687DSC00688DSC00691DSC00694

两座地铁站委实富丽堂皇,可以想见四十年前人们看见它的惊讶模样

DSC00686

地铁内的报栏,这是昨天(16日)的报纸

2.街头

平壤有不少汽车——当然还没到拥堵的程度——但没有一辆是私人拥有的。导游介绍,这里的汽车要么公有,要么由政府“赠送”,由此衍生的“礼品政治”,也是朝鲜的一个特色。

DSC00564

这是我在平壤看到的唯一一座广告牌。在这个不允许私人拥有汽车的地方,这种汽车广告就变得颇为为妙

DSC00597

这位女士的打扮在平壤绝对算得上时髦,光高跟鞋就足以羡煞众人

在平壤街头,能看到的行人不多,不像是一座拥有三百三十万人口的城市。街头自行车很多,而且后座多半绑着东西。

DSC00600

(朝鲜导游要求删掉这张照片)

DSC00577

就像以前的中国一样,在农田、火车站或者路边,总能看到蹲着的朝鲜人(朝鲜导游要求删掉这张照片)

DSC00409

拥挤的公交车(朝鲜导游要求删掉这张照片)

DSC00634DSC00633

同样拥挤的公交车(朝鲜导游对这张照片不置可否)

DSC00393DSC00394DSC00395DSC00397

在凯旋门前拍摄的照片,可以反映朝鲜街头汽车的繁杂种类(朝鲜导游要求删掉最后一张照片)

3.年轻人

长期营养不良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身高,在朝鲜见不到高个和胖子(电视上那位除外),也很难判断路人的年龄——看着一群“小学生”和“初中生”走过,向导游一问,才知道他们已经不小了。

DSC00602

平壤甚至朝鲜全国,最近流行排球——在路上的火车站里也看到过打排球的工人——至于为什么是排球而不是罗德曼或者郑大世,原因不明

但朝鲜显然加大了对儿童的投入,孩子的精神与健康状况远好于大人——当然这只是平壤的现状,而据导游说,平壤禁止那些没有通行证的朝鲜人入内,因此其他城市和农村的年轻人就不得而知了。

DSC00592DSC00591

上图是万景台少年金日成离家求学的绘画,下图是绘画旁走过的平壤少年。与一旁的成年人相比,他们显然更加精神

4.其他

DSC00644

从下仰望建党纪念塔,三根支柱依次是镰刀、锤头和毛笔——朝鲜劳动党对于知识分子的态度和CCP不尽相同,当然结果没什么区别就是了

DSC00651DSC00652DSC00654DSC00655

在文化展览馆的留言册上,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留言,比如“我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末尾那个来自纳米比亚,那真是一个遥远的国度……

DSC00663

朝鲜最高学府金日成综合大学的正门,这所学校不允许参观,也不允许下车拍照,于是我们只是路过——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导游并不知道张德江毕业于这里

DSC00665

这是金日成综合大学为教师修建的公寓,据说配套齐全拎包入住,造型也的确别致

DSC00410

世界最高烂尾楼,105层,330米高的柳京大厦——“柳京”原是平壤别名,盖因古代平壤多柳树之故。如今平壤依然多柳——柳京大厦就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畅想二十一世纪”的连环画中经常出现的“未来”建筑,充分反映了朝鲜经济崩溃前夜对未来的乐观心态

DSC00638

平壤街头随处可见的领袖二人组

DSC00697

平壤街头随处可见的宣传画

DSC00659

平壤海洋馆(由于手扶拖拉机的出现,朝鲜导游要求删掉这张照片)

DSC00606

平壤街头有许多右舵车,左舵右舵并行不悖也算是平壤一景

DSC00588

禁止货车的标示与军队的货车(由于出现了军车,朝鲜导游要求删掉这张照片)

然而如果细看的话,同样是平壤,那些高大的建筑其实没有那么光鲜。由于长期的制裁和经济衰退,平壤缺少的“秋虫”,我想不是民主也不是自由,而是一种“希望”——在平壤,除了学生之外看不到昂扬的笑容,路人无精打采,城市满面尘灰。

DSC00376

DSC00401

DSC00561

DSC00568

DSC00647

(朝鲜导游要求删掉这些照片)

缺乏维护——这就是平壤基础设施的现状。曾经辉煌一时的雄伟建筑,历经二十年风雨,便憔悴成这般模样。

另一个现状就是长期的粮食匮乏。在朝鲜农村最常见的作物就是玉米,而它甚至延伸到了平壤——下图中远处隐约可见柳京饭店,但近处的工厂里却种着玉米。

DSC00579

DSC00580

(朝鲜导游要求删掉这两张照片)

解释起来很容易。

在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以石油为核心的朝鲜(朝鲜盛产煤而没有一滴石油,有人认为以石油为核心的工业体系就是苏联试图控制朝鲜的证据)由于缺乏原料,以及“经互会”瓦解带来的出口崩溃,迅速陷入长期衰退,随后便是“苦难的行军”。在这二十年,朝鲜的建设基本停滞——除了极少数领袖主抓的工程之外——而现有建筑也缺乏必要的维护。由于整个国家的退工业化,朝鲜的基础设施逐渐瓦解,最终变成了现在这幅模样。

朝鲜韩国GDP变化

朝鲜、韩国人均GDP变化(来源

基础设施瓦解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电力。

这里有两个事实作为佐证,中国导游说前几年连羊角岛酒店的电力都不能保证,常有游客因为停电困在电梯里;其次,我们在平壤一家餐厅吃饭的时候,半个小时内停了三次电(当我们走进餐厅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合上电闸)。

平壤的高楼大厦多少掩盖了基础设施的瓦解,而一旦来到平壤之外,瓦解的证据就随处可见了。

平壤之外

在《辛德勒的名单》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The list is life. All around its margins lies the gulf (这份名单就是生命,而名单之外的世界,则是深渊).

这句话用来形容平壤之外的朝鲜,我觉得十分合适,因为那委实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国度中截然不同的地方。

尽管我们只是浮光掠影般穿过了朝鲜南北的农村和开城市区,但它们之间的落差依然使人触目惊心。

DSC00462DSC00464DSC00468DSC00459

这是开城,朝鲜王国的旧都之一,世界文化遗产所在(朝鲜导游要求删掉这四张照片),请注意窗口的太阳能电池板,以这些电池板的面积推算,其发电量大概仅能维持照明而已

开城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城市。平壤拥有的地铁、有轨电车和双层巴士,开城一个也没有。而开城有而平壤不多的,就是家家户户窗台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到农村,连太阳能电池都省了。

无论从平壤去妙香山还是板门店,高速公路上都看不到中国常见的物流大军,从新义州到平壤的火车上也看不到运输商品的列车。就经济而言,平壤之外没有的“秋虫”,就是基础设施。

没必要掩饰,也没必要夸张,四天里无论到哪里,我看到的都是这样的现状,给田园生活爱好者看到想必颇为向往,但如果连饭都吃不饱的话,还是算了罢——

DSC00542

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为黄牛——黄牛普遍瘦骨嶙峋——其次是人(朝鲜导游要求删掉这张照片),而农村出行多半借助牛车和自行车

DSC00412

下起小雨,平壤街头的女交警穿起了雨衣(因为背后的手扶拖拉机,朝鲜导游要求删掉这张照片),手扶拖拉机在朝鲜农村极为罕见,从新义州到平壤四百里只见到两三台

DSC00242DSC00505DSC00519DSC00530

左上疑似为一个建筑工地,右上为一座湖泊,左下可能是农村的一所学校,右下为裸露的河床

 20140717_10451320140717_11103520140717_111059

 据导游介绍,朝鲜农村以16-18个劳动力为一组,3-5组为一个里(村),类似“公社”,集体劳作。谈及此处,导游颇为自豪,并且对中国的“承包制”表示了谨慎的怀疑。农村房屋普遍缺乏修缮,电线多为木杆,每个电杆4×4共16只绝缘瓶,推测其供电电压低于8kV。那些广袤的农村就像被时间遗忘了,唯独永生塔和车站上金日成、金正日的画像熠熠生辉——
这也许是朝鲜农村尚在二十一世纪的唯一证明。

附:朝鲜的未来

朝鲜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虽然在九十年代的崩溃中为了获取燃料而砍伐了许多森林,但依然拥有相当高的森林覆盖面积(从1990的约74%降到2005年的约50%,依然比中国高一倍)——一路上看到的稻田连绵到天边。假如有足够的化肥和农业机械,粮食自给自足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八十年代朝鲜粮食年产量约1000万吨,目前仅为400万吨左右)。

朝鲜拥有丰富的矿藏,煤、铜与各种有色金属,总价值超过六万亿美金。假如有足够的投资,将开采出的资源用以出口,其收入将十分可观。参照中国改革开放的例子,以朝鲜这么小的国家,也许用不了二十年就可以实现经济的起飞。

但是,朝鲜唯一没有拥有的就是未来。

对于中国、美国、日本和俄罗斯四个大国而言,一个奄奄一息而且没有核武器的朝鲜,最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其次是一个经济繁荣而没有核武器的朝鲜,就像韩国;而一个拥有核武器,并且经济繁荣的朝鲜,是所有大国都无法允许的。

于是作为一个小国,朝鲜纵然可以在外交舞台辗转腾挪,但最终却无法掌握自己的未来。经常往来于朝鲜的中国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国家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在几年前,她带着便携式dvd看韩剧的时候,朝鲜导游避之不及;但最近,他们已经可以和她一起公开看韩剧,并就剧情发表一番见解。

诚然,在朝鲜,导游是外交官(据中国导游讲)级别的特殊人群,而一般百姓是否有这样的变化,仍不得而知。

后记

本文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辩白,它只是想叙述这样一个挣扎中的国家——它在社会主义阵营享受了三十年的黄金时代,随后在制裁与自然灾害,大国倾轧中挣扎了二十年,变成这番模样。

在朝鲜,在平壤,在豪华的酒店里,依然能看到二十年挣扎给这个国家留下的累累伤痕,对于朝鲜人民,我们必须敬佩他们为生存付出的努力。

对于这个国家,我们很熟悉,因为我们也经历过同样的历史。但我不熟悉的是平壤这座城市,以及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他们如何看待这种挣扎,如何看待自己的未来?如何寻找国家的希望?

这是这次旅行未能回答的问题。

去朝鲜旅游很容易,只要提前七天把护照号发给旅行社就万事大吉。因此,我建议,对它怀有好意或者恶意,甚至只是好奇的人们,尽可以去看看。看看那个因挣扎而失去了许多东西的国家;它的人民因挣扎而变得皮肤黝黑,身材矮小,面容冷漠;它的城市因挣扎而失去了灯光;它那广袤的国土因为挣扎,变成了一个没有秋虫的地方……

一只小船
不知什么缘故
倾斜地搁浅在
荒凉的礁岸上

油漆还没褪尽
风帆已经折断
既没有绿树垂荫
连青草也不肯生长

满潮的海面
只在离它几米的地方
波浪喘息着
水鸟焦灼地扑打翅膀

无限的大海
纵有辽远的疆域
咫尺之内
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

——《船》,舒婷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