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1注:
终于找到了旧文的备份,挑选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重发,稍有修改,下同。
原文发于一年前。
听说,一个汉朝的中国人在唐代复活,不会感觉到任何的不适,无论文字还是城市在外表上看起来都大同小异。
——这当然是外国人的理解,中国人未必这么认为,毕竟从夷夏之防到三省六部,再到英雄尽入吾毂,甚至吃饭的姿势,哪一个都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因此,当一个不懂日语的中国人去日本,他也会类似的感受。从外表上看,中国和日本的城市别无二致,但实际上却生活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民族。
鹿儿岛是一座不大的城市,从南到北三公里,从西到东十分钟——因此它的地图钜细靡遗,红绿灯一一注明,邮局各各在案,除此之外,还有大把的空白,添上第三新东京市的整套迎击设备都不在话下。
这么一座小而安静的城市,号称一百七十万居民,但真正在“市中心”徘徊三天,遇到的始终是那么几个人——
深夜在旅馆前缱绻不止的中年男女(男人喝醉了,女人帮他按路口红绿灯的按钮),早晨在站前街排队候车的上班族(无一例外穿西装,打领带,读文库本,用翻盖手机),傍晚有说有笑匆匆走过的女学生(就像刚从K-ON片场出来),还有便利店里表情严肃一丝不苟的长发青年(他一言不发地指指汉堡,又冲微波炉撇撇嘴,镇定自若以至于我觉得除非微波炉当场报销,否则没有任何其他事情能让他失去冷静)。
我颇中意这座安静的城市,因为它看起来和中国的城市毫无区别——除了靠左的汽车之外——大家来也找不出茬:从交通灯到斑马线,从便利店到汽车站,从商场到霓虹灯……深吸一口海边的空气,略过随处可见的火山,抬头是同样的下弦月——再过二三十年,中国想必遍地都是这样的城市罢,我想。
巫女,以及照国神社
在鹿儿岛的时候,除了看Eva Q(1200円)和深夜新番(<Amnesia>),在自动贩卖机找Dr.Pepper(从鹿儿岛到福冈,始终也没有找到这种饮料,难怪爱丽丝要藤岛专门去买)之外,还去了两次神社,一是当地颇为有名的“照国神社”,二是毫无存在感@提不起劲的“月読神社”。
照国神社在鹿儿岛的地图上占有颇大的一块地方,又背靠城山公园,听起来似乎颇有气势,实际上完全不是这回事。城山公园虽然有个“山”字,但海拔不过108米,山势平缓,路途简单,颇有耐心的日本人在路边一一注明“约30分钟登顶”,“还有300m”,“还有150m”,“喏,就是你了,城山展望台”,即便“露国皇太子”爬起来也不在话下:
露西亚皇太子某殿下纪念碑,既然是皇太子,那大概是二月革命之前的事情,十月革命后这位皇太子殿下不是吊电线杆就流亡海外吧——其实这块纪念碑远比城山公园更为重要,因为这位皇太子是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尼古拉二世)。
他在1891年由长崎经鹿儿岛前往京都,随后发生了大津事件。这起事件间接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影响深远。最后,皇太子殿下全家被布尔什维克用机枪扫射,汽油烧毁
照国神社正门,日本的蛇年气氛似乎只能在这里找到,其他地方比如街头、商场以及公园都是全然没有的
如果没有记错,神社抽到的坏签都要系在这棵树上
远处可以看到……货真价实的巫女
照国神社的手水舍,顶上的图画详细说明了净身的步骤,当然这个词在中文里已经是另一个意思了……
既然是工作日,那么神官和巫女都在上班,上班的就没空来,因而人影寥寥门可罗雀。我只见到几位耄耋老人,以及一队外国观光客,用听不懂的外语“高声喧哗”,继而仰天大笑。
神社里卖东西的是一位戴口罩的巫女,从几百円的健康守到几千円的祈愿板和折扇应有尽有,上述几位老人也排起了队。巫女大人神情紧张地盯着计算器,良久,就像盯着定时炸弹的计时表,然后惊慌失措地(剪断红线)打开收款机,找出零钱,手忙脚乱地掏出印有“照国神社”字样的纸袋,把东西装进去,捧出来。一位老人买下一纸折扇,付过钱就忘了东西,宛如起飞的大型客机一般扭头就走。白衣绯裤的巫女在狭窄的售货亭里叫苦连天,然而声音实在太小,左右乱转又束手无策,即便带着口罩,也是一副(>_<)的样子。
直到老人反应过来,又如喷气式客机一般缓缓着陆,两人“すみません”一番,又鞠躬不已。
包括游客和日本人在内,所有人都站在旁边,一言不发地看到最后。
在巫女的窗口旁边有两个盒子(分别画着男孩和女孩),上面留着100円的投币孔。有两个少妇打扮的人虔诚地投币,然后从画着男孩的箱子里取出签,中奖一般欢呼雀跃,我揣测那大概是生男生女的求签筒。
在城山公园的展望台上可以看到鹿儿岛的全貌(关于此公园的场景,可以参考《中二病也要谈恋爱·恋》第七话),包括远处的樱岛火山。细心的日本人在地图上标出了许多铜像和纪念碑,然而在悉心研究地图的比例尺之前,大多数外国游客都会迷路然后悉数错过——这样小的一座城市画在那样大的一张地图上,体面的日本人干脆省略了寒碜的比例尺,只是含糊地扭出山势和小路,看起来有挺长的距离走起来不过几分钟而已。
从左到右依次是“原爆牺牲者慰灵平和祈愿碑”(长崎的那颗原子弹也波及到了鹿儿岛,死者一千七),岛津家两位的铜像以及石塚月亭君文化彰显碑。
在鹿儿岛见到了许多雕像,他们大都这与西乡隆盛发动的“西南战争”有直接的关系。从这点来看,也许鹿儿岛还是挺自豪的,毕竟曾经出过西乡隆盛这样的大人物,甚至和日本政府都干了一架,虽然败了但服不服气就不知道了——好赌又好运的东乡平八郎也是鹿儿岛人,所以在城区以外还专门有一个东乡的塑像
这就是城山公园的登山道,台阶一样的结构其实是年久失修的水泥路,被雨水冲走水泥之后只剩下这个——证据是在下山的时候看到了残留半边的水泥路面,如果不是日本人对于“路面”有什么特殊的嗜好,那么就是政府财政拮据的证明了。
城山公园登山道的说明图,上面说的30分钟实际走起来大约只要一半时间。二级的难易度尚且如此,一级就……
城山展望台上眺望的鹿儿岛南部,由于鹿儿岛是南北狭长的城市,因此看起挺大实际上看下一张就知道了……
同,鹿儿岛东北部。这就是鹿儿岛的宽度,远处的云和山是樱岛火山以及喷出的烟雾
这次是大正九年(1920年)皇太子殿下手植公孙树(银杏),从年代来看应该是裕仁(昭和天皇)
城山展望台旁边的单杠——作为健身器材,两根单杠显然太过简陋,而且附近也没有找到其他设施,在小说以及其他影视作品中并未听说日本人对于“单杠”有什么特殊的热情,因此意义不明。
单杠对面就是这个……提起赛钱箱就想到博丽灵梦的请等一等~
这种平淡无奇的拐角也要由“鹿儿岛观光课”号召大家写俳句然后投进去,很微妙地反映了日本人对于俳句的热情,还有欣赏风景的态度。
在《菊与刀》评注版中,萨苏说屈居陋室,日本人和中国人都会在墙上挂风景画,但中国人认为这只是“穷乐和”,而日本人会坚持说他从画中看到了更美的风景……
樱岛,以及月読神社
在鹿儿岛,到处都能感受到樱岛的存在,无论喷发与否,都支配着当地人的生活,最显著的当然是火山灰。
每隔一段距离,路边就有火山灰的集中回收地点,每一个风吹不到的角落,都可以看到黑色的火山灰。鹿儿岛的气候特点是冬季风向海洋,夏季吹回大陆,因此冬天是这里空气最好的时候,据当地留学的中国学生抱怨,夏天出门人人打伞,回来还是一身灰。即便冬天,路上也尽是戴着口罩的人,登上樱岛,说几句话就有灰在嘴里,和国内的雾霾相比也毫不逊色
从鹿儿岛到樱岛,每15分钟都有一艘三层渡轮,24小时无休。搭乘渡轮的地方在樱岛栈桥——
渡轮的单程费用是150円,有趣的是鹿儿岛这里并不收费,来回交钱都在樱岛的登船口。栈桥售票厅的阿姨捧起好几种文字的说明,从英语到韩语再到汉语(包括繁简)一应俱全。想起新干线上也用日语、英语和普通话三种语言报站,鹿儿岛也有简体中文版的导游图,路牌上也不忘写中文——从某种角度来说,日本人对于游客的服务可谓周到,但在后文可以看到,也不尽然
离开栈桥,越过防波堤的时候看到这位大叔,一直保持这个动作直到几个小时后搭船回来——许多日式游戏里都有这样的NPC,估计原型就是这类大叔
樱岛港西望,对岸是鹿儿岛城区
我私下揣摩,这句话的翻译估计是个热情洋溢的东北人
樱岛港也许是近年重修过,设施看起来比鹿儿岛甚至福冈都要漂亮
樱岛路边的桔子,100円自取
樱岛其实比鹿儿岛城区大很多倍,但人口稀少,住宅基本都是这个样子
这里指示的其实是神社的后门……前门没有任何标志,原因不详
月读神社的鸟居,其实比照国神社要小。“月读神社”在ACG领域似乎挺出名,毕竟是日本神话中的“月夜见尊”(月亮神),最新的例子或许是2013年1月番里的《锁锁美@提不起劲》
月读神社里有许多这样的奉纳,都是“某某公司总裁某某某”的格式
月读神社的手水舍,水有点涩。日本的自来水号称直接饮用,但是无论鹿儿岛还是熊本、福冈的旅店里,喝起来和中国都没什么区别——反正一股漂白粉味。另外,“洗心”二字的背面并没有“革面”——我确认过了=。=
月读神社的正殿,然而整个神社甚至神社四周都空无一人,也许是神明和他的仆从都在绝赞午休中……
这才是游戏和动画里常见的标准鸟居,水泥做的一点感觉都没有=。=
由于距离甚远,在樱岛看到的火山和鹿儿岛其实没什么差别
从月读神社出来,在等船的时候去了“樱岛自然恐龙公园”,入口写着“健步6分钟登顶”,可惜这次精于计算的日本人说错了——一路陡坡,十分费劲,花了十多分钟才爬上去。
相当结实的树,相当粗糙的玩具,里面的恐龙更是惨不忍睹,简直不像是日本人摆出来的东西
离开公园的时候,和四个虎背熊腰的青年(胡须剃的干干净净)擦肩而过,他们无一例外地阴着脸,双手插在口袋里,一前一后一言不发地来到滑梯下,然后——
兴高采烈地从上面一一滑下,笑声不绝于耳,如是再三……
回鹿儿岛的时候赶上一阵急雨,阳光落在甲板上,背后是彩虹
鹿儿岛的日常
在鹿儿岛一共呆了两天三夜,排列在计划表上的事项除了泡温泉(因为抢半价便当所以没去)之外全部完成,可见这是一座对otaku颇为友善的城市。
多亏S1上好人的链接,让我查到了鹿儿岛中央駅amu plaza电影院的放映表,于是来这里的第一天晚上就赶在电影上映前15分钟前往电影院。
电影院离旅店大约5分钟的路程,就在中央駅的6楼。楼下有一列路牌,我正琢磨“电影院”三个字的日文是什么,忽然从暗处蹦出一个女孩,露出劫道一般的微笑。她先用日语,看我听不懂又改成英语——她的发音显然高过日本人的平均水准,令我颇为惊讶。我们就电影院的位置交流一番,然后她又说了一句日语,我猜应该是问我看什么电影。
不幸的是,Evangelion的英文发音和日文似乎相去甚远,她冥思苦想半分钟,尔后歉然一笑,重复一遍”six floor please”,然后鞠躬作别。
从网站上看,电影院的放映厅似乎不少,但卖票的只有一位不懂英语的长发青年。我们眼神交流一番,他无奈地把我领到了自动售票机前,上面赫然写着“ヱヴァンゲリヲン新剧场版:Q”,一般票1200円。我投入纸币,机器吐出电影票和找零,青年鞠躬作别。入场的时候,检票的女孩送了一张卡片,正面是真希波,下面写着Evangelion: 3.0,you can (not) redo,这就是这趟旅行弥足珍贵的纪念。
放映厅大约能容纳一百多人,但观众只有七个。我前面坐了三个兴致勃勃的少年,端着可乐和薯条、爆米花;同一排最右边坐了两个女孩,从开头到结尾一言不发,却不住地打亮手机的屏幕;最后一排的角落还有一位带着帽子的少年,就像电影院配备的一部分,岿然不动。
电影票上写着21:30开演,但各种预告(ghost rider2、黄书目录剧场版等等)一直播到9点50——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日本电影院的惯例——然后播放宫崎骏和庵野秀明联手的特摄片,《巨神兵现身东京》,由于剧情很短因此不怕剧透——巨神兵出现在东京,第一天日本沦陷,第二天世界沦陷,然后巨神兵蒸发了海洋,摧毁了陆地,第七天建立了新的世界……我是这么猜的,反正也没有台词,只有第一天、第二天……第七天这样的字幕。
然后Eva Q开始,由于剧情太过虐心,在此就不剧透了——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幕,Asuka拉起Shinji,不知道是第几十代的Rei跟着他们,三个人一起走向远方。
这是足以让所有TV版观众热泪盈眶的一幕。
下面说说ISEPD,全称是什么我从来就没搞懂过,反正注册费20000円,换来的是一张出入证(没人查),一叠中文版地图(免费拿)和一本会议论文摘要(错误可真不少)。
会过日子的日本人除了coffee break的咖啡、白开水和巧克力之外再也没有提供任何食物——午餐需要另付1050円——于是我们一行便霸占了距离会场最近的岩岩拉面。拉面店很小,二十几个中国人差不多就占满了上下两层,照例像大多数日本店铺一样安装了自动门(日本的自动门无处不在,这是最让我吃惊的,或者不如说没有自动门的地方才会觉得奇怪),下图这碗拉面700円,味道仅比味千略好。后来在熊本的一条小巷里找到了“一籣拉面”,同样是700円汤头极其醇厚,回味无穷,这是后话。
这是岩波拉面的价目表,不懂日语的话周游日本也不在话下,但点菜实在无能为力,尤其是碰上漂亮的吓人一跳却又连one、two、three都不懂的服务员的时候……这也是后话
在ISEPD会场的“縣民交流中心”,同时正在举行鹿儿岛中小学生“统计学”海报展,精明的日本人对于统计看来颇有心得,有些海报做的相当漂亮,至少我在中学时还做不来
之前在S1上发帖问鹿儿岛有什么特产,一半回复的都是柏木由纪。到了鹿儿岛果然如此,从车站到縣民交流中心都有她的倩影……
鹿儿岛有两路电车,160円一票到底,刷卡费用似乎也是160円。一日券600円,大概是游客稀少的缘故,在车上挤了两天只有一个人出示过。
这个刷卡机是日本基础设施的一个缩影,在光鲜的外表之下,随处可见这样陈旧的设备,即便是旅馆,也都是上了年头的老旧家具和电器——甚至在福冈还见到了比我年龄还大的松下电梯。相比之下,国内正处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大小城市都充满了各种崭新的高端玩意儿,想到几十年后我们也会对这样的陈旧习以为常,颇有一点微妙的感慨呢
鹿儿岛“中央公园”,地图上好大一片绿地,实际上也就是照片的两倍大小
作为午餐的菠萝包——味道太甜了,果然只有夏娜才喜欢吗……
“縣民交流中心”一层是免费图书馆,其中“中文”柜有这两本杂志——肯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
在超市买的半价便当,只要200円(约合人民币14元)相当划算,味道也很好,怪不得佐藤洋他们要为这个大打出手
相比之下日清的杯面就贵多了,一杯120円,两杯吃完还得再吃一只一百多円的汉堡才算饱
悠然的日本人对于如何处理冬天的静电看来颇有心得,这大概就是他们引以为傲的“细节”
银英舞台剧,我犹豫再三还是没去,毕竟不懂日语去看eva还行,银英就有点自不量力了
无论是鹿儿岛还是福冈,酒店里总能见到两本书——一本是《私教圣典》,一本是《新约》日英对照本,图中的“家族·朋友”一书是“东横Inn”特有的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整天面对大海,日本人对地图的理解却莫名其妙——上面四张地图中的“北”分别指着四个不同的方向,第一行的两幅图甚至只隔了几个路口。从宾馆、会场拿到的鹿儿岛地图也是方向各异,正面还是右北左南,翻个面就天翻地覆。这没准真还能解释日本人那种常见的——“我很努力,但大方向在哪儿……我管它呢”的心态……
很多人来日本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但我以为这有大海的功劳,也有建筑工地稀少的缘故。图中几个正在维修的建筑就是我在鹿儿岛见到的仅有的几处工地——假如几十年后,中国也完成了城市的建设,在鹿儿岛这样规模的城市得到这样干净的街道,我想并非难事
鹿儿岛的游记到此结束,下一篇将介绍熊本和加藤清正的熊本城。